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組織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后,普遍期望建立更有效的管理機制,克服貫標中的形式化做法,對體系有效性的內涵及認證機構的審核工作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審核工作能夠給組織的管理系統帶來增值效應,呼吁認證機構給予更多的引導和支持。一種來自市場、顧客的急迫呼聲,要求認證機研究開發增值審核的服務產品,從而為組織的績效改進提供機會,為組織的的績效水平提供證明,以增加組織的顧客滿意和顧客信任。
什么是增值審核?增值審核是一種包括過程審核、經營績效評價、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等多種經營管理內涵的分析性審核,是對組織在經營活動中風險管理的和過程管理的有效性,用評價的方式開展審核的一種方法,是一種“診斷”性審核工作。認證機構應該遵循一套有規則的系統方法,組織有資格、有能力的審核人員對組織內部的各項職能、過程控制和經營活動的情況,并結合檢查組織外部的價值鏈,評價經營活動中的風險管理和過程管理的有效性;同時,針對組織經營管理存在的某種趨勢,提出改進的意見或建議,幫助組織實現經營戰略目標。
作為審核人員,應了解組織的發展概況,包括產業、顧客、產品、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以及可利用的文件、企業宗旨、目標與目的、價值觀、中長期發展規劃等。關注管理、組織、新技術、產品、服務以及公司運作和市場潛力方面的內容。審視組織的特殊能力和資源,找出優勢和劣勢,對企業環境加以分析。要從財務部門的資料中,了解組織現階段的利潤、擁有或控制的全部經濟資源及其公布情況、負債總額及結構情況、投資者權益等。關注組織如何考慮成本、效率和時間等其他價值因素,如何運用過程方法建立導致組織改進的目標,如何從風險與經濟性的角度策劃實現質量目標,如何從風險與經濟性的角度策劃實現質量目標的途徑和相應的監視測量方法,如何運用內審和管理評審等自我改進機制進行持續改進。
審核后,對組織取得的顯著業績和成功因素應予以認可,以書面文件向組織的顧客提供對組織進一步的信任。通過審核,以ISO 9001標準要求確定的過程為基礎,進一步傳播先進的管理理念,傳授科學的方法,指出存在的問題,從質量目標、管理評審、進貨驗證、員工能力評價、顧客滿意度、供方評價、原材料庫存、生產計劃及產品質量目標等方面提出改進的具體建議,出具增值審核報告。
增值審核是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的全新理念,是認證領域革命性的理念,是審核工作的創新。同時,也是確保審核為相關方接受,確保審核工作長盛不衰的舉措。增值審核不但對受審核方,還對顧客和認證機構有積極的意義。這三個方面的增值主要體現在對受審核方提供的增值服務上。
對審核方、顧客和認證機構而言,增值審核的的益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對受審核方:向最高管理層提供實現組織經營戰略目標的相關信息;提出可以改進并提高其業績的機會;提供識別改進的機會和可能出現風險的領域,并提出有關改進的建議。
對受審核方的顧客:通過提高受審核方提供合格產品的能力,滿足顧客要求。
對認證機構:提高第三方認證的可信性和信譽,提高審核隊伍的素質與水平。
提供增值審核服務,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審核準備,二是人員素質,三是審核技巧。同時,還應該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1.加強對最高管理層的審核,了解受審核方的戰略、愿景、目標、質量意識,明確企業文化、方針、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的聯系。
2.了解企業發展規劃,資源與規劃及現有運作過程的配套狀況,了解受審核方人均產量、利潤率等,比較內部和外部對受審核方的評價狀況。
3.充分理解審核范圍、產品過程,特別是識別關鍵過程,收集與審核范圍相關的背景材料,如法律法規要求、產品標準、相關生產工藝。
4.正確合理地對受審核方進行風險評估,確保考慮到受審核方人員的質量文化和質量意識。
5.選擇合適的審核組,明確人員責任,特別是專業審核員的水平和能力,除了滿足
ISO 19011:2002標準對審核員提出的要求外,審核員應具有風險意識、法律法規意識和證據意識,熟悉受審核方所在行業,并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經驗和理論基礎。
6.注意過程方法和PDCA方法的合理應用,配置相關資源。